世茅会|随灯寄问候,以酒寄思情
时间:2021-08-22发布者: 世茅会


世茅会推介|茅台不老酒礼系列


中元节的由来

“中元”起于北魏,是道教的说法,道教有“三元说”,“天官上元赐福,地官中元赦罪,水官下元解厄。”“中元”之名由此而来。
“中元”二字在唐朝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,并将节期设立在农历七月十五日,一直相沿迄今。
佛教称七月半为“盂兰盆节”,“盂兰盆”原意为“救倒悬”,意指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,供养佛陀和僧侣,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。
古人常把对农事的丰收,寄托于神灵的庇佑。七月半,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,把时令佳品供奉神享,祈祝来年好的收成。
江南水寺中元夜,金粟栏边见月娥。红烛影回仙态近,翠环光动见人多。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,都是中元节重要的节日习俗。
无论是道教的中元节、佛教的盂兰盆节、亦或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,核心都离不开祭祀祖先、祈福平安。


世茅会推介|茅台不老酒礼系列


七月半酒

俗谓祖考魂归,咸具神衣,酒馔以荐,虽贫无敢缺。中元节,家家户户都会备足食物,供奉美酒,祭祖祀亡魂。
在《尚书•酒诘》中,酒为祭祀而酿造。祭祀祖先,开宴饮酒,也有讲究,需要以专用的器皿盛酒。


世茅会推介|茅台不老酒礼系列


古人言,“天上人间酒最尊,非甘非苦味通神。”酒被比作“玉液”、“甘露”,是非常珍贵的饮品,用以表达祭祀者的虔诚与崇敬。
随着时代的变迁,酒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含义,但是以酒祭祀祈福,依旧是贯穿古今的传统习俗。


世茅会推介|茅台不老酒礼系列


以酒祭祀,慎终追远,
是对祖先和历史的敬重和缅怀;
以酒祈福,岁岁平安,
是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祈愿和期待。